《超越智商》笔记

Notes_Psychology_Rational_Thought

Posted by 邬小达 on March 1, 2020

聪明人做蠢事

我们描述一个人聪明,通常是认为他智商高,处理事情来也是游刃有无,不会犯错误。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频繁看到聪明人也做着蠢事。

医生在金融投机中输掉所有的积蓄;受过训练的科学家相信神创论;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去墨西哥找赤脚医生看病,而不采用经过科学检验的医疗方法——《超越智商》

这在投资领域尤其明显。多数投资者都来自于高收入群体,而高收入与高学历有密切关联,他们显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聪明人。这些投资者抱着取得收益为目的进入市场,却频频亏钱。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南海的投机泡沫中亏的血本无归。之后留下了那句经典的感慨:“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基金投资者通过自己反反复复买卖基金的操作所获得的收益率却要远远低于基金自身的收益率。他们通常在基金的高价位点买入,在低价位点卖出。

财经记者贾森·茨威格(Jason Zweig)研究了1998-2001年间700家共同基金的表现后,他注意到“很显然,基金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通常远低于基金公布的预期收益,有时缩水甚至高达75%(2002)”。它研究的这700家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5.7%,但是,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仅为1%。——《超越智商》

如果用“还不够聪明”来解释“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显然是矛盾的。这说明我们对聪明的定义太过宽泛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智力与有些思维倾向(例如,积极开放的思维、认知需求)之间只有中等偏下水平的相关(低于0.3),有的思维倾向(例如责任心、好奇心、勤勉)与智力甚至接近零相关。

因此,斯坦诺维奇提出了理性障碍这个概念,来帮助我们区分智力与理性。智力用于计算与推理,理性用于判断与决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理性障碍:一个人智商高,但是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超越智商》

三重心智模型

进而,斯坦诺维奇提出了三重加工心智模型。他认为人有三种心智,分别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

由进化而来的自动化反应属于自主心智的范畴,如一看见蛇就会害怕。除此之外,自主心智还包括后天大量练习获得的自动化反应,如学会骑自行车后,就不会再忘记。

算法心智则是心理学智力测验所检测的流体智力,展现的是阅读速度、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的上限。

而反省心智体现了“反省”一词的含义,它的作用是对自主心智和算法心智进行监控,进行有效的推理与决策。比如为什么做这件事?这件事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三重心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非理性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三重心智模型与流体理性的关系_20200301.png

图中显示了三重心智模型对于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关键点在于压制。首先自主心智有压制的意识,识别出了需要压制,同时反省心智通过思维倾向(如反省、认知需求等)可以产生压制。具体过程是反省心智作为指挥官发起模拟,然后算法心智作为执行者构建模拟(仿真)。在模拟(仿真)中建立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分离的虚拟世界,从而找出更优化的方案。

那么一旦自主心智没有意识到压制,或者有压制但压制失败了,就产生了非理性。普遍发生的是前者,即没有意识到出现了问题,自主心智自动得出了结论。这种现象称之为认知吝啬鬼。

三重心智模型与晶体理性的关系_20200301.png

接下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三重心智模型。如图中所示,每种心智都需要特殊的知识结构。因此,每一种心智在执行时都需要事先获取知识。当有些知识缺失时,也会出现非理性的行为。理性需要的知识结构称为心智程序。

认知吝啬鬼

认知吝啬鬼指的是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其吝啬。大脑在信息处理时,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认知负荷,以达到加工更少信息的目的。简言之,能少加工就少加工,能偷懒就偷懒。

大脑的这种处理信息的缺陷不存个体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进化。进化的首要目的是保证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其它都是次要的。

理性是基于“最大化”原则,而进化是基于“更好”原则。如理查德·道金斯所说:“自然选择从当前可用选项中选出那个更好的方案……进化塑造的动物并非完美设计方案的成果,也并非差强人意的无奈选择,而是历史变更进程中同时期诸多选项中那个更为适宜的选择”。——《超越智商》

在远古时代,一个正在行走的人,发现了草丛里有响动。这时候,下意识地认为草丛里有蛇,然后立刻逃走,比起慢慢地思考去判断草丛里有什么,存活的概率更高。因此,我们天生就具有这个快速下判断的模式。

相对比一个需要深思熟虑,证据确凿才能做出的判断来说,胆小甚微、风险厌恶的推论测量,即基于少许的证据快速得出即将如临大敌的结论,通常会带来较多的错误信念。然而,自然选择却钟爱这种不可靠、易出错、风险厌恶的策略。因为自然选择毫不在乎事实与真相,它只关心是否繁衍成功。——《超越智商》

然而,现今社会文化变革的速度要远远快于进化的速度。我们带着远古时代的大脑来处理现代社会的问题,就会存在冲突。

常见的有用简单的问题来取代难题,比如价格高说明产品的质量好。

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由认知科学家大卫·帕金斯(David Perkins)提出,指个体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我们可以把心智程序理解为有助于理性决策的工具。

烹饪的类比。心智程序就像是厨房用品、锅碗瓢盆、刀叉勺铲子、打蛋器和开瓶器,它将有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烹制出美味佳肴。——戴维·珀金斯《出类拔萃的IQ》

因此,当缺少了好的心智程序或者安装了坏的心智程序,都会发生非理性行为。

什么是好的心智程序?主流学科中涉及的重要思想。如概率论中所涉及的贝叶斯原则;心理学实验中涉及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控制组与对照组;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成本与收益;统计学中所涉及的相关与因果、假设检验等等。

书中重点描述了贝叶斯原则。贝叶斯原则说的是对于一件事,首先做出原始判断。在积累证据之后,得到修正之后的判断。在这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要素,一是原始判断的基础概率是多少?二是积累证据时要考虑备择假设。

如果有一本书豆瓣评分是4星,那么它是一本好书的概率是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基础概率。假设豆瓣上有500万+本书,好书有10万本,那么一本书是好书的基础概率是2%。这意味着,基础概率极低,就算加上4星的条件,修正之后的概率也不会很高。

那么什么是备择假设?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寻找能够证明假设的证据。备择假设则是逆向思考,要去证伪假设。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只看到别人说什么,还要关注别人没说什么”。

如果有一种药,治愈了10个病人。这个药是不是有效的?

在这里就需要考虑备择假设,我们要思考的是如果不用这个药,病人自愈多少人。

除了好的心智程序之外,人们还可能安装了坏的心智程序。这些坏的心智程序是无用的,有害的,无法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它们通常让我们误以为可以得到好处,但实际上是有害的。

比如在金融领域,存在着各种欺诈、骗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伯纳德-麦道夫投资公司的旁氏骗局。该公司声称采用了价差套利策略,可以获得稳定且高收益。实际上只是拿新加入投资者的钱,支付给前期投资者。

伯纳德-麦道夫投资公司的骗局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08年才宣告破灭。政府公布的一份投资者名单,超过了3000页,其中既有佛罗里达州普通的退休老人,也有名人、亿万富翁,还有非营利组织(如慈善机构和大学)——《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例子。广告商利用认知吝啬鬼的特点,来谋取利益。当人们对同一事物持有共同的信念,站队就出现了,即使信念缺乏证据的支持。宗教启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吸纳教众。还有占星术、医疗骗术、庞氏骗局等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坏的心智程序呢?斯坦诺维奇提到了以下四个规则:

  • 避免安装可能对你(宿主)产生生理伤害的心智程序。

  • 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程序,确保它不妨碍目标选择的多样性。

  • 关注同认识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寻找并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也就是真实反映世界的心智程序。

  • 避免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的心智程序。

理性的重要性

从上面分析理性缺失的原因可以看出,理性是多维度的概念。它需要克制认知吝啬鬼的信息加工倾向。还依赖于安装好的心智程序。理性在判断与决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99%的事情,我将他们归于“洗熨衣服类决策”,是指一些我们必须完成,并且没有机会比其他人完成得更好,且没有什么太大价值的事情。我们偶尔会做出一些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事情,比如决定结婚、生子,或者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买了一只价值翻了20倍的股票。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是被为数不多的事情所掌控的。——共同基金领域的领导者拉夫·瓦格纳,《超越智商》

在这些重大决策上,认知吝啬鬼无永无之地。心智程序好坏也决定的决策的优劣。如果我们在这些决策上无法保持理性,那么必然会做出糟糕的决定,进而影响深远。理性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多且复杂,但值得我们去花时间学习。

《红周刊》: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非理性的,那么请问芒格先生,投资人靠什么获得并保持理性?

芒格:你必须用心、努力去做到理性,而且你必须重视、在意理性。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就不会努力去做到理性。那你可能就一辈子不理性,那么必然会承受糟糕的结果。成为理性的人也是儒家的态度。就像孔子所说,我认为你有一个道德上的责任,变得尽可能理性。——2018《红周刊》独家对话查理·芒格